2025年5月15日
千亿元级央企合并迎重要进展
日期:2025-07-24 06:44:38

  蓝科高新表示,通过实施此次专业化整合◆★◆■,有利于公司夯实管理能力、充实人才团队,形成在能源装备领域■■■◆★■“设计—制造—施工总承包—运维与检测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如去年10月在天津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正加速展业,今年4月,其下属子公司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中国资环绿色纤维公司◆★■◆■、中国资环有色金属投资公司等相继成立■★;去年12月,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成为我国首家数据科技央企,目前其各区域公司筹备组负责人正公开招聘;今年6月★■★■◆■,兵器装备集团宣布实施分立,汽车行业新央企呼之欲出……

  距离上交所审核通过刚过去两周■★◆◆■◆,“两船合并”又迎来重要进展: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同意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诚通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范云浩认为◆■■★◆,交易完成后的中国船舶统一整合了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船舶修造业务,在规范同业竞争的同时,有望通过核心资产及业务的专业化整合以及核心资源协调■■■★◆,充分发挥合并双方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聚焦价值创造、提高经营效益◆★■■★■、提升品牌溢价,从而进一步有效提升中国船舶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交易是A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过会案例,且在政策支持下整体推进效率很高。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

  此外■■◆,中核科技7月8日公告称,由于当前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实际情况较交易筹划初期已发生一定变化,故而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但业内人士表示■★■◆★★,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并购重组助力央企淘汰落后产能◆◆◆★■■,向高端智造转型的趋势仍在持续。

  林喜鹏表示■◆★■◆,横向整合通过整合集团下的资产,助力公司主业扩张◆★■★■★,如海峡股份收购中远海运客运100%股权,实现琼州海峡及渤海湾南北运力协同。战略合作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实现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延链,二是通过战略合作的形式注入集团优质资产,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如电投产融定增收购电投核能控股100%股权,集中布局国家电投下的核电产业。资产调整则表现为通过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以及低效资产■■、无效资产,优化公司盈利能力■■◆■◆★。从行业看,国资央企重大资产重组集中在机械设备、国防军工和地产行业。

  距离上交所审核通过刚过去两周◆■★,“两船合并◆■”又迎来重要进展: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同意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与此同时,新兴领域的央企◆■■★“新军”正加速崛起◆◆。今年初★■,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表示,今年将继续开展新公司组建,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提升中央企业在重要行业产业中的地位。同时,纵深推进专业化整合,整合优势资源★★★◆■★,减少行业■◆■“内卷◆◆”◆■,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Wind数据显示◆◆,从重大资产重组的目的看,国资央企横向整合◆◆■◆、战略合作和资产调整占全部重组约95%。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均为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船舶集团100%持股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其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直接、间接共持有中国重工45.23%股份■★◆■★,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共持有中国船舶46.12%股份◆■★■■。

  交易方案显示◆★◆★,中国船舶以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中国船舶的换股价格为37★★.84元/股,中国重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5◆★■■◆◆.05元/股,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5。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后,经除权除息后的中国船舶、中国重工换股价格分别为37.59元/股★■、5.032元/股◆■◆,换股比例调整为1∶0.1339。

  “国资央企重大资产重组以横向整合和战略合作为目的,部分上市公司加速‘两非’‘两资’资产剥离◆■,优化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人士表示,央企国企整合与★★“硬科技”并购逐渐成为当前并购重组市场的两大核心趋势,央企国企有望成为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的主导力量。

  据中国船舶介绍■■★■◆,本次交易有利于增强存续公司主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存续公司核心主业做大做强■★■■■◆,增强资本运作反哺产业发展的能力并提升存续公司投资价值◆■★■◆。

  中信证券表示◆★◆,交易完成后的中国船舶将成为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订单数均领跑全球的“世界一流造船业旗舰上市公司”。

  国企综合改革研究院院长常砚军表示,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的战略导向,特别是通过多样化手段向新产业新业态发力的趋势日益明显。

  从去年9月披露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到如今获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历时十个多月,“中国神船”启航在即。根据交易报告书★★★,本次交易实施后★◆◆,中国重工作为被吸收合并方★★◆★,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同时◆★■◆■,作为存续公司的中国船舶总资产或超4000亿元,将一举跃升为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

  ★■◆★◆◆“两船合并◆■★■■”只是央企专业化整合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在国企改革与“并购六条”等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下,央企并购重组整合步伐显著加快。《金融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近一年内,A股市场共新增18起重大资产重组◆◆■★★■,另有数十起由不同领域央企下属上市公司主导的并购案正加速推进。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加速落地。招商证券分析师林喜鹏表示,从央企上市公司来看■★■★★,并购重组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和“两非◆◆★”“两资■★★★■”资产剥离等★■★■◆。

  《金融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近一年内★★◆◆■◆,A股市场共新增18起重大资产重组,其中,机械设备行业共计7起,包括蓝科高新以现金方式收购中国浦发持有的蓝亚检测100%股权及中国空分51%股权,中化装备拟定增收购益阳橡机100%股权和北化机100%股权■◆■★★■,以及中核科技定增收购中核西仪98.9%股权实现核工业装备制造业务的整合等。